《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时间:2025-10-02 10:34:43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集合15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集合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一直盼望着去看电影《摔跤吧,爸爸》还没来及行动,牛通社给的机会竟然从天而降,砸中了我啊!周五晚上,我和众多牛通社小记者跟着报社的哥哥姐姐一起走进新远影城,观看这场慕名已久的电影。

这是一部幽默的电影,让我们捧腹大笑;这也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让我们泪流不止。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和主人公同喜同悲,有时沮丧、有时欣喜,放映结束了都还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氛围中舍不得离开。回想起这部电影,我的脑海中闪出了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前听到过这句话,但不甚理解,看了这部电影,就觉得这句话是最好的注释。

影片中爸爸是摔跤全国冠军,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失去了走出国门争夺世界冠军的机会,他寄望能培养自己的儿子成为世界冠军,实现梦想。然而命运常会捉弄人,一个接一个女儿的出生,让他的希望日渐渺茫。好在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通常会再打开一扇窗。某日,邻居带着两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儿子上门讨公道,他在批评女儿的同时意识到了她们有摔跤天赋。梦想之光重新闪耀,接下来他带着女儿们开始了艰苦训练。在种种感情和身体的磨练中,女儿和父亲都在成长,别的女孩按部就班陷入跟锅碗瓢盆打交道的日子,而他坚持选定的方向,带领女儿一步步走向梦想的殿堂。比赛总有成功有失败,姐姐吉塔第一次参加摔跤比赛虽然失败,但显示出来她具有很高的水平,而且也更激起她夺胜的勇气,此后,她在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收获胜利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思想上的波动,遭受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父亲给了她生活上的保障、技术上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信念上的支持,教她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那场夺得世界冠军的比赛让所有辛苦、委屈都有了最好的回报。妹妹巴比塔也同样优秀,成长为摔跤世界冠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有着梦想的方向,勤奋努力,不轻言放弃,才会有完美的结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通过这场电影,我再次用心感受。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

电影的结束音乐响起,我还在默默流泪。为什么呢?因为,这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两个女孩努力奋斗的样子深深地打动了我。你看,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印度,一位父亲摔跤得了全国冠军,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不得不放弃摔跤。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世事难料,却只有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其中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有摔跤天赋,这让爸爸的冠军梦再次燃起了希望。他决定不浪费让女儿的天赋,像其他女孩一样洗衣做饭过一生。于是,爸爸按照摔跤手的标准严格训练女儿。可在男权社会的印度,女孩学摔跤引来了全村人的嘲笑和排挤。但是他们排除种种困难,最终,女儿达成了爸爸的梦想,为印度获得了第一枚世界女子摔跤金牌,她们也成为了激励千千万万印度女孩走出家庭追逐梦想的榜样。

不光是印度,古往今来有些男孩也仗着自己四肢发达、健壮有力来歧视女孩。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女孩让人刮目相看。

古时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与其他男子一起不远千里,奔赴战场。花木兰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多年后,木兰终于战胜匈奴,凯旋归来。人们都感到很吃惊,一点不相信在战场奋勇杀敌的花木兰竟然是女孩子。看,在别人眼中弱小的女孩,她穿上铠甲,是智勇双全,令人敬佩的女将军;换回女装,梳起长发,贴好花黄,成为心灵手巧的美娇娘。

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女子也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成为生命的主宰。感谢《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坚持自己的梦想,女子也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3

影片中一开始两个女儿因为爸爸强行要求练习摔跤怒声载道,说实话,换做每个爱美的女生被迫剪掉飘逸的长发,穿着男生的衣服裤子进行高强度训练,在体力和精力上都是难以承受的。

直到村里的一位14岁的少女新娘在大婚的夜里哭着对姐妹俩说:“我好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因为他才是真正为你们着想,因为你们还有可能过不一样的人生,而不会像我一样只能相夫教子,一辈子都围着锅碗瓢盆过日子。”

少女新娘的声泪俱下让姐妹俩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也终于明白父亲投射在她们身上的并不仅仅是个人未完成的冠军梦,而更有可能是姐妹俩唯一的一条能够亲手主宰命运,全然绽放自我光芒的道路。这个晚上,姐妹俩的心田里真正种下了摔跤这枚梦想的种子,她们也第一次在父亲的光辉的照耀下,隐约看到自己正在前行的道路与方向。只有梦想的种子种在心田里,才能够真正生根发芽,也才有可能在生命的秋天里结下累累硕果。

于是她们再也不闹恶作剧,而是坚持、坚韧、自动自发地进行每项练习,终于在一次次比赛中越搏越勇,进入国家队,有了为国争光的机会。

姐姐接受新教练的指导,技巧有了进步,攻击的优势逐步暗淡,在国际大赛中老是逃不出首轮淘汰的命运,以至于自己都认为自己是注定拿不到国际大赛的金牌的;是爸爸一次次的帮助分析对手 ,是爸爸和妹妹对姐姐的坚信和鼓励,换回姐姐心中那份坚定和信念。姐姐终于在最后的十几秒以优美的弧线摔赢得珍贵的5分,夺得金牌,让印度国歌在赛场上唱响。

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需要一份自己专属的信念!它会鞭策着我们前进......!

人生的幸福,就是一份淡定,一份从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论别人怎么看你,在一份快乐里愉悦着自己,收获着不一样的欢喜。不虚此行,无悔今生!

影片震憾,感人,励志,值得一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4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题记

成功是由痛苦创造生命的梦想,由自强铸造的奇迹。吉塔和巴比塔为实现父亲的冠军梦,远离最爱吃的零食,剪去长发,忍受人们异样的眼光和嘲笑,牺牲那个年龄段该有的娱乐时间,用来艰苦训练。她们压抑了青春,却也重塑了青春,追逐着人生的梦想。

吉塔的成功来于大量枯燥的训练,来于弯路中的折回,来于绝不放弃的最后一击!成功的道路充满艰辛,辉煌的背后洒满汗水。

我想到自己,我是否和吉塔和巴比塔一样,一直坚持在自己的道路上,挑战着自己?

我从小就喜欢绘画,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学习绘画上。每周日,我都背着重重的画夹往返于家和画室之间;即使跟着父母出门旅游,我也会随身携带可欣赏的画册和可保存美景的相机……

可是,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在市“绘画之星”的海选上我还是落选了……当时,我失落极了,甚至想到了 ……此处隐藏4584个字……!爸爸》,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励志电影。

剧中的主人公玛哈维尔是个退役的摔跤手,他把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亚培养成全国摔跤冠军,最后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世界冠军。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摔跤手,训练和比赛是少不了的。玛哈维尔经常天没亮就让两个女儿训练,有时还让女儿跟男孩摔跤。

让女儿和男孩摔跤,谁有那么狠心呢?可是吉塔和巴比亚挺住了,在一次次失败后从不气馁。后来,两个女儿真的分别打败了强大的男孩。

看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一个柔弱的女孩打败强壮的男孩,她是怎么做到呢?是她们每天跑步让自己逐渐强壮?还是父亲的指点让她们经验更丰富,或是她们失败不气馁积累了更多的自信呢?我想以上三点应该都皆有之,跑步让她们有强壮的体魄,父亲的指点使她们快速吸收摔跤的技巧精华,毫不气馁的精神使她们内心更加强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已经百感交集。今年,我报了个主持人班。刚开始上课的那几天,信心满满的我在同学们面前表演朗读,由于一时紧张,居然念错了一个字,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连二年级的小屁孩也大笑不止,羞得我真想找一条缝钻进去,真的不想学了。

回到家,我又看了这部电影,我想通了:吉塔和巴比亚的失败比我的失败大一百倍,可他们都克服了,我不过是读错字被嘲笑,充其量是个小小的插曲罢了。

记得在电视看过这么一则广告:“面要一口一口地吃,梦想要一步一步来实现”。我敢肯定,这个“一步一步”中,一定包含着许多失败。

吉塔的摔跤路是一步步来的,那我的成功之路怎么不能“一步步”来呢!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3

又一部印度良心之作《摔跤吧,爸爸》,之前有看过《三傻》和《猴神大叔》印象非常深刻,加上有朋友特意一个人开车去看了夜间场,半夜发微信来说看完激动万分。于是买了两张票邀请M一起去,去之前M带着一种内心鄙视但为了给面子才勉强答应去看的心态,结果看完泪流满面不停的说好看,且立马在朋友圈强烈安利。

生活中,大多数人由于不了解或了解的非常片面局限而会自然地产生某种偏见,这是很平常的现象,但这其实也会因此错过很多美好,就比如某些莫名其妙的偏食,偶尔无意中尝了一下从此爱上,立志做丁克的夫妻不小心有了娃,然后一发不可收的变成晒娃狂魔。很多美好,如不开始,怎能圆满。

整个电影下来,估计大家都是不知不觉眼泪止不住,经常泪还没在脸上干,下一波眼泪又开始了,当然搞笑的部分也让人禁不住哈哈笑出声,一切都是自然的发生,虽然号称是个海乃百川什么剧都能看几眼的人,但遇到触动内心的好戏还是止不住的感动和激动,而现在评判的标准除了颜值,最大的关注点就是清顺自然,简简单单却各种被吸引,而不是用侮辱观众智商的剧情和浮夸的演技来拖沓时间。

阿米尔。汗演的爸爸真心让其他传统思想家庭的小孩特别是女孩子羡慕,看完还在想为啥都觉得特别好看,估计换个男生来看可能就没那么强烈,也许原因除了真心感情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撒了一把“女子也能成大事”的浓鸡汤,男强女弱的观念古往今年遍布地球,尤其这个故事还发生在14岁就嫁人一辈子在厨房跟锅碗瓢盆打交道,一辈子守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印度。

最早对印度这个国家感到好奇是看旅游杂志上的一句宣传语“如果你爱你一个人,让TA去印度吧,体验天堂的感觉;如果你恨一个人,让TA去印度吧,体验地狱的感觉”。当时非常疑惑,怎么会有这么矛盾于一体的地方。不过不管是什么体验,小马过河须知此事要躬行,充满万分期待。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4

本片取材于马哈维亚以及他的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真实故事。

马哈维亚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放弃了职业生涯后,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替国家赢得金牌。马哈维亚将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却不曾想到妻子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取名吉塔和巴比塔。

马哈维亚一直盼着能有个儿子,可是妻子又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在他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两个女儿展现出了杰出的摔跤天赋,让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摔跤,也能昂首挺胸的站在摔跤的赛场上,为了国家和他们自己赢得荣誉。就这样,在马哈维亚的指导下,吉塔和巴比塔开始艰苦的训练,村子里的人觉得女孩子摔跤是个笑话,都不看好她们两个,他们没有专业练习摔跤的场地。

村里人也都说三道四,为了练习摔跤马哈维亚把吉塔和巴比塔的长发剪短,让他们两个留着和男孩子一样的短发。她们也抗议过,最终他们明白了父亲的苦心,比以前更加努力,进步神速,很快就因为自爱比赛中连连获胜而成为了当地的名人。让那些看不起女子摔跤的人们对他们刮目相看。

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吉塔进去了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将面对更大的诱惑和更多的选择,没有了父亲的监督指导,吉塔也松懈过散漫过,摔跤成绩一落千丈。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哭着向父亲道歉,马哈维亚没有放弃,继续指导她,在父亲的指导下吉塔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在2010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女子摔跤项目上,吉塔赢得了55公斤级的金牌,巴比塔赢得了51公斤级的银牌。

随后,在2014年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上,巴比塔夺得了55公斤级的金牌。

2012年吉塔成为首位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印度女子摔跤运动员。截止目前,吉塔和巴比塔已在各大国际赛事中囊括29枚奖牌。

如今,马哈维亚点燃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在他的鼓舞下成千上万名印度女孩开始从事摔跤运动。马哈维亚对他的女儿说你们是我的骄傲。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

辛格是一个摔跤手,他渴望得到世界冠军。他曾经夺得世界比赛的亚军,但是因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

他希望他的妻子为自己生一个儿子,好完成他的梦想。可是,他的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女儿,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灭了。

但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吉塔,二女儿叫巴比塔,打倒了两个大男生,他上门去道歉,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是天生的摔跤手。

他想:“我为什么一定要男孩呢?还有女子摔跤比赛的呀。”他的梦想又有了可以实现的希望。

他开始跟妻子商量,给他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女儿们。

他开始建造了简易的训练场,在麦地中开辟了一条空地,让他的女儿在田间地头跑步,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在训练场的地上铺上沙子,让他两个女儿练习摔跤,还叫来自己的侄儿当陪练。

可女儿们不乐意,总是找各种理由偷懒,比如说自己的头发上长虱子,没想到爸爸把她们的头发剪成了男孩子的造型。当她们在村道上跑步时,被村民们嘲笑,当然也有一些人同情她们。

有一天,她们俩没训练,而是跑去参加婚礼。侄儿和女孩子们正在载歌载舞的时候,爸爸来了,把侄儿扇了一巴掌,整个婚礼热闹的气氛被他打乱了。

女孩们跟新娘讲自己的不开心,没想到新娘却羡慕她们。这让她们明白了,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要让她们训练了。

从此,她们开始积极参加训练,把侄儿打倒。爸爸让她们参加比赛,吉塔第一次比赛虽然输了,但后面的比赛一次又一次赛得好,最后夺得了女子摔跤的世界冠军。

如果你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