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半年来,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能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组织进行且富有特色。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这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创新,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校本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与校本教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同时设立备课组,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三项基本功,我校于本学年着后重于训练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定期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教研组定期进行研讨,组织教师集中培训首先做到了“三定”和“三查”: 即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行政分别下到各教研组、年级组具体指导。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已组织教学常规检查2次,并将检查结果在教师例会进行通报、反馈,有利地促进了常规教学各项制度的实施。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本年度突出以下培训重点 :
一是突出对新课程内容的培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新课改理论,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这个学期对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进行教材解读。
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
“走出去,请进来” 使教师吸收新的信息,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外。同时学校多方创造机会,让教师多接触、多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观摩、培训等教研活动,我校派多次派教师前往外地听课,并把听课的情况回来反馈,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本年度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和老师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始终抓住创新这一主旋律,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争取更好成绩。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2xxxx-xxxx学年,我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有计划开展教师校本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增强教育改革意识,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优质高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校小学教师的基本状况
xxx区中心学校现有在编教师总数96人,参加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总数96人,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48人,占49%,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4人占24.7%,大专专科学历15人,占15.4%,全员参与课改、普通话(二乙)、信息技术(初、中级)等培训,学科集中培训、电子白板应用等培训,过关率均为100%。
二、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摆正校本培训的重要位置,我校将教师校本培训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把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校本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我校上下形成共识。学校把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我校教师培训目标:
1.进一步实践我校校本培训模式,不断巩固、完善和提高。
2.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xxxx年9月学区与每位教师签定《xxx区教师师德承诺书》。
3.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并能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例评析。
4.夯实教师的文化底蕴。学习上级部门规定的培训教材,使之成为教师的精神读本。活化经典资源,内化为教师胸中之本。
5.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艺。教师要研究教学,聚焦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技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6.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管理。
确保教师校本培训顺利开展,校本培训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加强对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勇于探索具有xxx区特色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是实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做到:
1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2.制定培训计划及撰写培训总结;
3.组织教师学习指定的内容,开展校本研训活动;
4.落实培训场地、时间、内容、主讲教师和培训设施;
5.负责教师自学和校内集中培训的检查、考核、登记学分。
四、培训过程。促进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创新
1.实践我校校本培训模式构建一个学习平台,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整合三种学习方式:个人自学研修、小组合作交流、这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从四个方面检验教师的学习效果:名言锦句、教法集锦、教学后记 ……此处隐藏20997个字……与文学讲座,有由美术组和语文组共同发起的书签制作展,还展示着大家精心制作的文集,“金秋读书节”影响之广,必将作为学校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人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文字的美感!
12月20日~21日,2014新阅读南方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新阅读研究所主办,温州十二中承办,北京源创教育研究院、温州市成教培训中心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位阅读专家和500多位阅读爱好者齐聚温州,共享阅读之美。新阅读研究所所长朱寅年老师致辞。本次论坛的主讲嘉宾有台湾台东大学荣誉教授林文宝、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著名作家叶开、深圳大学文学院学科作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钟传炜、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科研室主任樊阳、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深圳育才中学语文老师严凌君、深圳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周其星等。叶开老师用其独具个性的见解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做了《什么是最好的中学语文教材》主题讲座;林文宝教授用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台湾中小学阅读的理念和实践》,分享了两岸对待阅读、文学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异同;来自深圳福田区莲花小学周敬老师开出阅读示范课《少年音乐和美术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引人启发;钟传祎老师作了《学科阅读与学科写作》的专题讲座;富有个性和个人魅力的魏勇老师发表了《书不是读的越多越好》的主题演讲,引发大家对于读书“多与少,好与不好”的热烈讨论;清华附小优秀青年教师王峰老师开出阅读示范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在场老师感叹“许久没有听到如此好的语文课了”;深圳周其星老师的《打造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阅读教室生活;樊阳老师结合他的教育人生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讲述《给学生美好的人文阅读》;窦桂梅校长介绍清华附小校园关于阅读的故事;严凌君《我的青春读书课》让人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最后一场压轴讲座是儿童阅读奠基人梅子涵老师的《儿童与文学阅读》令人触动。
通过这些活动,传播美好的阅读理念,架设作家、人文学者与中小学教师、学生对话的桥梁,同时有利于浓厚十二中校园文化,营造美好阅读氛围,并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受到了参会教师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5为加强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本学期学校把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广大教师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督促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教师逐步由职业型向事业型转化,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
一、加强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且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本学期学校把培养教师良好师德和奉献精神作为了校本培训的一个重点,为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师德观念密切结合教育形势,组织教师观看了《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并请专家进行了师德讲座,努力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使全体教师都把立脚点放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发展成就学生为己任,逐步形成了“重师德、铸师魂”的良好风气。
二、开展以理论为主导,以操作为基础,以实践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充分发挥学校的计算机骨干教师的作用,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参训的教师进行网络的开发与使用知识的培训,利用间周一下午4:00——4:30 给参训教师讲授有关网络方面的实质,使全体参训教师人人会制作网页、熟练使用扫描仪,为教师将所学理论与技巧用于教学实践提供了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课件制作、论文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全面参与增强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技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三、继续校本培训特色——学英语,迎奥运。
本学期,学校继续坚持学校英语培训的特色,由校长、英语教师授课,对全体教师进行迎奥运外语会话的培训。教师现已掌握英语会话200多句,已掌握用英语预订房间、定购机票等会话。通过进行英语会话、英语小品、英语知识竞赛,涌现出一批英语学习带头人。
四、加强新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承担起教学重任。
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召开了拜师会,为他们配备了具有良好教学经验的教师。学期初师徒分别制订了培训计划和奋斗目标,在工作中要求师傅给徒弟以真诚的帮助和指导,每周共同学习业务、交流备课,随时进行教材教法研究,帮助新教师提高了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了作业设计和批改水平,要求新教师定时写出工作总结。根据新教师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与量化挂钩,鼓励新教师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为大力提高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积极支持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提供机会让他们外出听课,观摩教学,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学校及时为他们调课、安排好工作,保证他们的学习、培训时间,并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支持他们外出学习、参观,提高他们整体素质。青年教师杨晓璐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区英语新教材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
五、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规范证书的管理。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骨干教师、新教师等培训班的学习,先后有孙明霞、刘岩、李文贤、杨晓璐、周秀娟等教师参加了各项培训学习。学校还聘请了教科所郑薇所长、进行了如何撰写教科研案例的讲座,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每位教师根据学校的校本培训计划,于学期初制定了自学计划,按时完成自学任务,认真填写《市北区教师继续教育自学认定、考核审批表》,由学校领导审批、认定、考核。(6、5、4分)记入证书中,学校根据以上校本培训的开展,定期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根据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情况、考核等认定本人的学分等级(10、8、6、4学分),评
出“优秀学员”。此外,学校继续加强和规范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高度重视证书的等级,做到真实,准确。
六、学教育名著,促课程改革。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阅读教育名著,并做到“学用结合”。学习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论教育等,采用精读、摘抄、写读书笔记等形式,提炼出名著精髓。通过反思,教师写出论文或心得体会,并将所学的新思想、新观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研究中。学校还开展了小型教学研究会,通过说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快课改步伐。
七、推广普通话,提高全体教师语言文字水平。
学校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家语言文字法》列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议事日程。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领导小组认真部署各项工作,加强领导,加大监督力度。本学期由王珏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普通话培训,通过判断正误、词语变调、用正确笔顺写字等培训,提高了教师语言文字水平。大队部对班级进行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量化管理,每周做好检查纪录;通过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推普活动的开展,争取早日达到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通过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改变,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并逐步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决心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身奋斗。
文档为doc格式